置诸度外的典故_意思_关联词_诗句_解释大全_故事
置诸度外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置诸度外 |
解释 | 置:放;度:打算。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放在心上。 |
拼音 | zhì zhū dù wài |
类别 | 偏正式中性四字当代一般 |
繁体 | 置諸度外 |
出处 |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我考虑得很纯熟。我是早把生死置诸度外的。” |
实例 | 林语堂《中国的国民性》:“年纪一大,也就倚老卖老,荣辱祸福都已置诸度外。” |
用法 | 作谓语;指不放在心上。 |
词性 | 置诸度外是中性词。 |
谜语 | |
近义词 | 置之度外 |
反义词 | |
英文 | |
俄语 | |
日语 | |
歇后语 | |
成语开头相关 | 置字开头的成语置之脑后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度外置之不问置之死地置之死地而后已置之不顾置水之情置于死地置酒高会诸字开头的成语诸若此类诸有此类诸恶莫作诸如此例诸事麇集诸亲六眷诸如此类诸行无常诸法实相诸亲好友度字开头的成语度日如岁度德量力度长絜短度己失期度己以绳度长絜大度外之人度日如年外字开头的成语外宽内深外亲内疏外交词令外方内员外刚内柔外柔中刚外宽内忌外柔内刚外巧内嫉外愚内智 |
成语首字母相关 | 拼音是Z开头的成语志同气合支叶扶疏只言片语指山说磨战战栗栗众寡莫敌遮天迷地钻冰求酥贼眉贼眼重蹈覆辙 |
成语结尾相关 | 外字结尾的成语至大无外暴内陵外付之度外超以象外刚中柔外没里没外逍遥事外致之度外驰名中外遁迹方外 |
成语接龙 |
外愚内智:智:聪慧。外形笨拙憨厚,内心机智聪明。 智藏瘝在:指贤人隐遁,病民之臣在位。 在所不惜:惜:吝惜。决不吝惜。 惜指失掌: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掌上观纹: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 纹风不动:形容一点儿也不动,非常稳固。 动辄得咎: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辄:就;总是;咎:责备。 咎由自取:咎:灾祸;惩罚。灾祸、惩罚是由自己招来的。 取义成仁: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仁人义士: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士绅名流:指有钱有势的人或杰出的人士。 流水游龙:语本《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褠,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后因以“流水游龙”比喻川流不息的车马。 龙眉豹颈:形容勇士的长相。 |
相关成语 | 置水之情 处置失当 置之脑后 置锥之地 置之不顾 无置锥地 投闲置散 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置之死地而后快 不容置喙 无庸置疑 置酒高会 置而不问 束置高阁 姑置勿论 置之不理 置之弗论 置之不问 不置可否 放诸四夷 公诸同好 诸子百家 诸色人等 放诸四海而皆准 置诸高阁 挟天子而令诸侯 反求诸己 日居月诸 如指诸掌 挟天子以令诸侯 诸法实相 付诸一炬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诸事麇集 诸有此类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诸若此类 放诸四裔 淫荒无度 以己度人 恢廓大度 不可揆度 量时度力 超度众生 度长絜大 雍容大度 致之度外 暗度金针 进退中度 规求无度 置之度外 普度众生 弃之度外 宽豁大度 进退可度 大度豁达 前度刘郎 内外交困 里挑外撅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内外夹击 超然物外 事出意外 墙里开花墙外香 逍遥事外 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分外妖娆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刚中柔外 拒人于千里之外 中通外直 外简内明 节外生枝 荒郊野外 出人意外 法外施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