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开茅塞的典故_意思_关联词_诗句_解释大全_故事
顿开茅塞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顿开茅塞 |
解释 | 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 |
拼音 | dùn kāi máo sè |
类别 | 动宾式中性四字古代常用 |
繁体 | 頓開茅僿 |
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实例 | 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他好象使林道静顿开茅塞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 |
用法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下子打开思路。 |
词性 | 顿开茅塞是中性词。 |
谜语 | 拔草塞 |
近义词 | 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
反义词 | 一窍不通、大惑不解、冥顽不灵 |
英文 | at once become enlightened |
俄语 | слóвно пеленá с глаз упáла |
日语 | |
歇后语 | |
成语开头相关 | 顿字开头的成语顿挫抑扬顿腹之言顿足捩耳顿首再拜顿开茅塞顿脚捶胸顿口拙腮顿足捶胸顿足搥胸顿足椎胸开字开头的成语开疆拓境开口见胆开花结实开山始祖开心见胆开基立业开源节流开物成务开口见喉咙开华结实茅字开头的成语茅屋草舍茅屋采椽茅庐三顾茅室蓬户茅茨不翦茅塞顿开茅室土阶茅茨土阶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塞字开头的成语塞井焚舍塞翁之马塞井夷灶塞北江南塞耳偷铃塞翁失马塞翁得马塞上江南塞狗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成语首字母相关 | 拼音是D开头的成语东讨西征得新忘旧诞幻不经杜渐防微雕肝琢膂地上天宫抵掌而谈断壁颓垣点头咂嘴地裂山崩 |
成语结尾相关 | 塞字结尾的成语顿开茅塞禁舍开塞晦盲否塞敷衍搪塞耳目闭塞青林黑塞日堙月塞津关险塞朝穿暮塞屯蹶否塞 |
成语接龙 |
塞井夷灶: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灶上扫除:把灶上打扫干净。比喻极容易做到。 除恶务本: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本来面目: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目无三尺: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尺椽片瓦:指建筑物遭受破坏后所剩无几的砖瓦木料。 瓦釜雷鸣:高妙的乐器被废弃了;瓦盆却敲得雷一般响。坏人猖狂一时;好人却默默无闻。后比喻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釜:锅。 鸣于乔木:《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木本水源: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源清流清: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洁”、“源清流净”。 清风朗月:见“清风明月”。 月下老儿:见“月下老人”。 儿童之见:见:见解。比喻幼稚无知的见解。 见义勇为: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为国捐躯: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
相关成语 | 顿口无言 顿挫抑扬 拊膺顿足 摇首顿足 顿口拙腮 饱餐一顿 整顿干坤 鞍马劳顿 顿学累功 顿脚捶胸 舟车劳顿 椎膺顿足 捶胸顿脚 顿腹之言 铿锵顿挫 沉郁顿挫 捶胸顿足 顿开茅塞 椎心顿足 开国承家 信口开呵 奇想天开 铁树花开 网开一面 顿开茅塞 免开尊口 继往开来 另开生面 广开才路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情窦初开 信口开河 情窦渐开 开心见诚 开门延盗 禁舍开塞 旗开取胜 开国元勋 分茅胙土 拔茅连茹 蓬牖茅椽 竹篱茅舍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初出茅庐 茅茨不翦 名列前茅 茅室土阶 胙土分茅 裂土分茅 分茅裂土 分茅赐土 茅屋采椽 分茅列土 赐茅授土 土阶茅茨 分茅锡土 裂地分茅 垂头塞耳 顿开茅塞 失马塞翁 日堙月塞 青林黑塞 塞上江南 下塞上聋 蔽聪塞明 聊以塞责 鹰犬塞途 两豆塞耳 晦盲否塞 塞翁得马 耳目闭塞 豺狼塞路 禁舍开塞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漫山塞野 汗牛塞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