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病入膏肓 |
解释 |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
拼音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类别 | 主谓式贬义四字古代常用 |
繁体 |
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
实例 | 吾观刘琦过于酒色,病入膏肓,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
用法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事物或人。 |
词性 | 病入膏肓是贬义词。 |
谜语 | 最重的病 |
近义词 | 行将就木、人命危浅 |
反义词 | 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
英文 | have no hope of recovery |
俄语 | на краю могилы |
日语 | 病(やま)い膏肓(こうこう)に蕑る,病気が不治の状態に蕑ったこと |
歇后语 |
成语开头相关 | 病入膏肓病急乱求医病入骨隨病急乱投医病病殃殃病民蛊国病从口入病病歪歪病势尪羸病去如抽丝入铁主簿入主出奴入井望天入孝出弟入孝出悌入死出生入海算沙入宝山而空手回入室操戈入国问俗膏唇试舌膏粱锦绣膏肓泉石膏火自煎膏粱文绣膏梁锦绣膏唇贩舌膏泽脂香膏唇岐舌膏肓之疾 |
成语首字母相关 | 帏箔不修闭阁自责鞭擗向里不避艰险悲不自胜波委云集悲喜交切不讳之路不大对头怖鸽获安 |
成语结尾相关 | 病在膏肓泉石膏肓深入膏肓病入膏肓病染膏肓 |
成语接龙 | |
相关成语 | 急病让夷 病病殃殃 生老病死 病入骨髓 牛衣病卧 心腹之病 祛病延年 工愁善病 病从口入 旧病复发 贫病交攻 病骨支离 心病还须心上医 枯鱼病鹤 心病难医 蚌病生珠 病由口入 病病歪歪 痛心病首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三过家门而不入 入情入理 入不敷出 超神入化 出神入定 返虚入浑 出入将相 随乡入俗 丝丝入扣 操矛入室 下乔木入幽谷 破门而入 引虎入室 深入人心 引狗入寨 过门不入 避穽入坑 虎入羊群 膏梁锦绣 雨膏烟腻 余膏剩馥 膏腴之壤 煎膏炊骨 投膏止火 膏粱纨绔 膏唇拭舌 狗皮膏药 沐浴膏泽 膏粱年少 脂膏不润 摩口膏舌 敲膏吸髓 民脂民膏 刳脂剔膏 剩馥残膏 纨袴膏粱 膏唇岐舌 膏肓之疾 膏肓泉石 泉石膏肓 病染膏肓 深入膏肓 病在膏肓 病入膏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