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琅上口的典故_意思_关联词_诗句_解释大全_故事
琅琅上口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琅琅上口 |
解释 |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
拼音 |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
类别 | AABC式偏正式褒义四字近代常用 |
繁体 | 瑯瑯上口 |
出处 | 清 王韬《淞隐漫录》:“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
实例 | 但在我自己有记忆的二、三岁时,她已经把唐诗绝句教我暗诵,能诵得琅琅上口。(郭沫若《沸羹集 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 |
用法 |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
词性 | 琅琅上口是褒义词。 |
谜语 | |
近义词 | 抑扬顿挫、字正腔圆 |
反义词 | 诘屈聱牙 |
英文 | can recite quite fluently(easy to pronounce) |
俄语 | |
日语 | |
歇后语 | |
成语开头相关 | 琅字开头的成语琅琅上口琅嬛福地琅字开头的成语琅琅上口琅嬛福地上字开头的成语上求下告上不在天,下不着地上下一心上下天光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之地上下同心上不属天,下不着地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口字开头的成语口不择言口谐辞给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口耳相承口角生风口出不逊口是心苗口中蚤虱口诛笔伐口干舌焦 |
成语首字母相关 | 拼音是L开头的成语两瞽相扶老羞变怒劬劳顾复力不胜任怜新弃旧柳陌花衢两次三番量才器使历历如绘敛声屏息 |
成语结尾相关 | 口字结尾的成语香喉玉口驴唇不对马口瞪目哆口缩衣节口自投虎口街头巷口垂饵虎口骂不绝口拖家带口金舌弊口 |
成语接龙 |
口出大言: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说话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行事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诺言。指言行不一致。 言之不预:没有预先说明。 预搔待痒:痒还未发作便预先搔抓。比喻事先作多余的准备。 |
相关成语 | 琅琅上口 琳琅触目 琳琅满目 琅嬛福地 书声琅琅 谄上骄下 上谄下渎 巴高望上 座上宾 上慢下暴 上篇上论 上不沾天,下不着地 至高至上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上梁不正下梁歪 难上加难 嘴上春风 从壁上观 半上落下 上天入地 扶摇直上 上不在天,下不着地 谄上傲下 畏口慎事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众口一词 饕口馋舌 百口难分 钳口结舌 心服口不服 噤口卷舌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冲口而出 鸡口牛后 金人缄口 口沸目赤 目瞪口僵 以为口实 如出一口 红口白牙 糖舌蜜口 极口项斯 |